時間:2016/11/26 瀏覽:6579
在剛落幕的第七屆北京國際印刷技術展上,我們看到了中國印刷業在經歷金融危機后第一次“回暖”。這和我國積極采取措施,出臺政策分不開的。在金融危機后,就印刷業來說,相關部門提出“印刷業結構調整”來應對金融危機,到現在來看,效果明顯。
印刷業產業結構的調整——整合提升
據新聞出版總署公布,08年印刷企業為102043家(不含復印打字)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.4萬家,約占44%。這些企業規模小,經營分散、技術水平低、綜合實力差、抗風險能力弱。在當前內受低廉工價的擠壓,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, 包裝印刷企業進行重組,形成“大要強,小要?!备窬忠咽略诒匦?。
一種方式是,大企業兼并小企業,小企業積極融入大企業中去生存;一種方式是,小企業互相融合,取長補短,抱團發展;一種方式是,不愿意進行組合的企業做專、做精,如:專做藥盒印刷、筆記本印刷等等,形成自己拳頭產品。在這樣思路指導下,印刷業聚集的區域正在構造區域性的印前、印中、印后產業鏈,打造區域規模,抗御風險。
印刷業區域布局結構調整——梯度轉移
2008年在金融危機蔓延全球的背景下,廣東印刷廠生產成本上升,印刷業迎來產業梯度轉移浪潮,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廣西等中西部各省新聞出版局紛紛打出“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”的牌子。
另外,一批有實力的印刷廠,在其完成廣東、北京、上海的戰略布署后,中西部地區成為印刷業轉移的新方向。2008年11月4日的“第三屆泛珠印刷復制業合作與發展論壇暨項目洽談會”上,54項、32.6億資金的合作協議,其中大多數落地中西部地區。
中西部各省也紛紛出手承接沿海印刷業轉移:
江西2008年36個項目21.6億資金協議
湖南2008年8個項目10.2億資金協議
效果明顯
一季度已經過去了,印機行業的表現同樣較預期好,但仍需艱苦拼搏。展望未來,我們一定要抓住當前機遇,多調查點兒市場變化情況,多研究兒變化中的新課題,多集思廣益點兒謀劃未來,多積極點兒搶占新領域,為企業再發展、為行業再創輝煌而努力奮斗!
全國服務熱線
020-32052280
掃一掃,聯系客服